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

握在自己手中

在一個村莊裡,住著一位睿智的老人,村裡的人遇到甚麼疑難問題都向他請教。

有一天,一個聰明又調皮的孩子,想故意為難那位老人。他捉了一隻小鳥,握在手中,跑去問老人︰「老爺爺,聽說你是最有智慧的人,不過我卻不相信。如果你能猜出我手中的鳥是活的還是死的,我就相信你了。」

老人注視著小孩狡黠的眼神,心中十分的清楚︰如果他回答小鳥是活的,小孩會暗中使勁把小鳥掐;如果他回答是死的,小孩就會張開雙手讓小鳥飛走。老人家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著說︰「這隻小鳥的死活,全都在你手中。牠未來的命運,也控制在你手中。」

我們每個人的前途與命運,都像那隻小鳥一樣,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升學也好,就業也罷,創業亦如此,只要奮發努力,積極向上,均會取得成功。

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

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

人與人在剛開始接觸時,是最難識別的,但人們卻都自以為有識人之明,以自己的標準來觀察他人,品評他人的觀人之法,經常造成識人的盲點,因為人們往往看得見與自己同類人的優點,而看不見與自己不同類人的長處。

莊子曰:「儵魚出遊從容,是魚之樂也。」惠子曰:「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?」 莊子曰:「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魚之樂?」 惠子曰:「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魚也,子之不知魚之樂,全矣。」 莊子曰:「請循其本。子曰『汝安知魚樂』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, 我知之濠上也。」

觀看魚兒的快樂自由這樣,鑒察人物時也是這樣。這樣的錯誤就叫「以己觀人」,而這個錯誤往往是最普遍的識人錯誤,可惜並不為多數人所察覺。

以己觀人,就是以己心度他心,以個人的經歷、學識、觀點、想法為標準,用來判斷別人。興趣、嗜好、經歷、學識相仿的人往往比較容易談得來(雖然也有例外),容易看到對方的優點,甚至可能擴大對方的優點。而不同類型的人親近程度有限,還可能產生排斥心理,無意間貶低對方的優點,誇大對方的缺點。

總之,以個人好惡為標準,容易擴大所喜歡的人的優點,誇張所厭惡的人的缺點,抑或在喜歡時,將對方的缺點當成優點,一旦生厭,就將對方貶得一無是處。這樣的識人方法自然容易親小人,遠賢臣,使得家不家,國不國,大好形勢就在一念之間斷送了。

芮蕊
2009.12.6